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床稿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河床稿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过不来呗。
印度自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强大的外来移民,自公元前15世纪左右的雅利安人,到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人、安息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以及再往后的突厥人甚至于蒙古人都曾经侵扰或者入主过印度地区,可谓络绎不绝。反观中国地区,除了要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袭扰之外,好像在近代之前从来没有面对过西方的敌人。原因何在呢?
从地图上看,西方民族要侵入中国地区,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是走北方的欧亚大草原,然后从北部边境进入;另一条是从西部帕米尔高原进入。
北路不行
首先欧亚大草原的先天条件是东干西润,游牧民族为生计考虑往往是从东向西迁移,或气候转冷不得不西迁,或气候很好兵强马壮主动西迁。这就悲剧了,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民族大迁移都是从东向西走,东方的游牧驱逐裹挟着西方的游牧向更西方迁徙,欧洲人民饱受其苦,罗马帝国都因之而灭亡。由此看,西方民族想要从欧亚大草原路线来中国作客,是不可能的。
亚欧大草原
南线不方便
再看南线,哦哟,光看看地图就眼晕。
最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可能还不太难翻越,但紧接着来的主要屏障可就要了亲命了,自北向南阿尔泰山、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和青藏高原,山脉之间虽然有山口,沙漠戈壁上也有绿洲,但这也仅仅可以支撑小规模的商团通行,对大军团的长途行军来说,这些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这些地域可并不是没人存在的。您来干啥?打中国?哦,过路费谈谈吧。以盛唐之繁荣富强,也不过在西域维持了两万多人的正规军驻扎,您打算派多少人来呢?
尴尬的印度
那么印度为什么又这么尴尬呢?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北靠喜玛拉雅山脉,南部两面临海,这两个方向都没问题。不妙的是西面,印度西北与中亚接壤,随着贸易以及文化的交流,中亚地区伊朗高原一带游牧民族很自然会向东南方向纬度较低气候更好的地方迁移。而偏偏印度西北基本没什么屏障,只有一座兴都库什山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仅仅能够遮蔽北部边境,且不说开放的南部,对于民族迁徙这种不在乎时间成本的战略动作而言,兴都库什山还是略显单薄了,翻过山便是印度河平原,立刻便可以获得补给或者干脆就扎根在此了。而印度本身的条件又实在是太优越了,恒河、印度河两大流域平原,以及南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气候温暖多雨利于农耕的地区,也难怪会有一波接一波的客人过来反客为主了。
还有半条,也不行
至于说自西向东穿过恒河平原自孟加拉一带入侵中国,且不说横断山脉,印度这么美,中国是哪儿?呵呵。
说了归齐还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在亚欧大陆上,中国地区是史前人类大迁徙的东方终点,而印度是文明以来民族迁徙的终点之一。
“如果秦始皇手上有世界地图的话,欧洲人的普通话可能比我们说得还好”。公元前327年7月,亚历山大统率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印度。在东征的过程中,亚历山大遭遇了波鲁斯王国军队的攻击,双方军队在希达斯佩斯河发生激战。
此时,亚历山大军队处于巅峰时期,波鲁斯王国根本不是其对手,很快便投降了。不过,直到公元前326年10月亚历山大率军撤退,他也仅仅只占领了印度西北地区,没有深入印度腹地。
当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群雄逐鹿。亚历山大东征要是能够达到中国,面临的第一个对手便是秦国。秦国处于关中地区,民风彪悍之地。秦军的战斗力不用多言,一国之力可以灭掉六国。
亚历山大军队包含2.5万名步兵,5000名骑兵。其实,这点人数都不够秦军塞牙缝。在秦军眼中,三万军队就是三万个人头和三万份战功,自己家中又可以多分几亩地。所以才有开头那句话,要是有人给秦始皇提供一份世界地图,再说西方有长生不老之术,秦军还真的有可能发动西征。
似乎扯远了,回归正题。西方民族无法东侵进入中国,最为直接原因是距离太过遥远。“条条大路通罗马”,现代的意大利首都就是罗马,距离中国首都的直线距离就有8000多公里。古罗马帝国东边的地中海区域,距离中国最西面的边境也有3000多公里。
以最近的距离来计算,按照古代部队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也就20-30公里。从古罗马到中国,至少需要花掉3个多月。在行军路途中还必须走直线,且不能和沿途国家发生战争。
西方民族无法东侵进入中国,最为重要原因是中途要跨越高原,还要经过沙漠地区。中国西垂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许多国家无法逾越的天险。西方国家要想进入中国就需要翻越帕米尔高原,难度非常大。翻完高原,还有沙漠的鸿沟,穿过它更是困难重重。
在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争端比较多,未与印度发生过战争,就是由于地形太复杂,大量军队根本上不去。大家去看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有对帕米尔高原的描述,那个鬼区域在“唐僧”眼里乃是恐怖的存在。直到现在,中国在青藏高原驻扎的军队也不多。反倒是印度进入中国西藏地区方便些。
西方民族无法东侵进入中国,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人类依赖的运输方式基本就是畜牧运输。战马非常宝贵,一般不会被大量用来运输物资,而是用驴或者骡子干这活儿。这样的运输方式,运力非常有限,无法支撑大量军队作战。西方国家无法翻越帕米尔高原,同样古代中国军队也难以翻越,补给完全跟不上去。当然了,蒙古西征是个特例,后勤补给方式特殊,而且采取了以战养战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慧:《亚历山大战史》
2.佚名:《地图上的历史足迹》
“许述工作室”成员“醉卧沙场”主答
根本不是地形的原因,中国和印度在地理上都有天然的屏障。对于西方民族而言,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是外族、都是异教徒,他们不会厚此薄彼,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打不过中国,只能狂揍印度。
中国的西部不光有青藏高原,还有中亚的茫茫戈壁沙漠、西伯利亚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在火车没有普及之前,这些都是人类难以逾越的障碍,还没打到中国,后勤就把他们拖垮了。
以14世纪统一了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为例。帖木儿在中亚东征西讨三十年,打败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北印度的德里苏丹国,但却病死在了攻打明朝的路上。
帖木儿为了征服明朝,计划征发80万军人,准备能够维持东征大军消耗7年的粮食,还每名士兵就配备了2头奶牛和10头奶羊。如此浩大的工程,结果就是帖木儿一死,他一手建立的帖木儿帝国立刻分崩离析。
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确实限制了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可能,同时也阻碍了中原王朝向西部的扩张。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唐和清朝最鼎盛时才能够控制西域,一旦国力衰弱,西域必丢。这也间接证明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件多伟大的壮举。
印度的地理环境比中国强太多,三面环海,北靠喜马拉雅山脉,西北苏莱曼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山脉的背后还有青藏高原、中亚和波斯高原做屏障。
按道理说,远洋轮船和飞机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印度是片被上帝眷顾的宝地,是任何外来文明的禁地。然而,上帝也是公平的,他给了印度最优越的水热和土地资源,同时也给他们在西北的兴都库什山脉中留了一个“开伯尔山口”。
几千年来,印度遭遇的所有外族入侵全部因为这个山口。很多人认为开伯尔山口是印度人的命门,但我个人认为印度之所以数千年来一直遭受外族奴役,主要还是自己弱,跟这个山口没有太多关系。
开伯尔山口是印度通往中亚、西亚的唯一路上通道,山口下的隘道海拔只有几百米,终年不冻;穿越山口就是一望无际的印度河大平原,这些条件确实使得外敌入侵印度变得异常简单。
可是大家不要忘记,穿越开伯尔山口虽然简单,但前提是必须先翻越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最低海拔3000米的兴都库什山脉。这决定了入侵印度的部队规模不可能很大,否则无法解决后勤问题。
被小股的外敌屡次征服,唯一的解释就是印度是真的弱,而中国古代经历的小股游牧民族入侵很多都不会被记录在史书上,反而被中原王朝打跑的匈奴人、突厥人却能横扫西方,所以说不是问题不是出在西方民族,更不是青藏高原,而是印度人太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床稿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床稿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